初夏的北京,气温逐渐攀升,而在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内,气氛同样热烈,二十多名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金属网面罩的小剑客们正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灵活移动,金属剑身相击的清脆声响、脚步摩擦地板的吱嘎声、教练不时发出的指导声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,在这群孩子中间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正细心观察着每个孩子的动作,时而上前亲自示范,眼神中满是欣慰。

“看到孩子们重回剑道,享受击剑的快乐,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场景。”训练间隙,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的资深负责人,王钰亲历了过去几年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起伏发展,而今,她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重返剑道,重拾对这项古老而优雅的运动的热情。

北京击剑运动迎来复苏潮,孩子们在剑道上找回快乐与成长

重返剑道的孩子们

“我刚回来训练的时候有点生疏,但现在我又能找到那种在剑道上自由移动的感觉了。”11岁的小剑客李沐阳一边擦拭着面罩上的汗水,一边兴奋地说,他已经练习击剑三年,中间有过一段较长的中断期,如今重返训练场,他感觉“像回到了家一样”。

像李沐阳这样的孩子在如今的北京并不少见,随着社会环境的正常化,北京市各区的击剑俱乐部和培训中心迎来了学员回归潮,据北京市击剑协会不完全统计,今年春季以来,全市青少年击剑培训参与人数已恢复至较高水平,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。

“孩子们回来的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要快。”王钰介绍说,目前北京市有超过30家注册击剑俱乐部,专门从事青少年击剑培训的教练员约400余人,常态化参与击剑训练的青少年超过5000人。“这些数字已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,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中。”

击剑带来的多重价值

为何击剑对孩子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?王钰认为,这源于击剑运动独特的价值。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,它培养孩子的纪律性、专注力和应变能力,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尊重对手的精神。”

在训练场上,10岁的女孩张雨桐正在与对手进行实战练习,她的母亲在场边告诉记者,练习击剑两年来,女儿的变化令人惊喜。“她以前比较内向,缺乏自信,但现在她变得更加开朗,做事也更加专注,击剑教会了她如何面对压力,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。”

王钰补充道,击剑作为一项个人运动,要求运动员独立解决问题,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礼仪规范。“从入场敬礼到比赛结束后与对手、裁判握手,每一个环节都在培养孩子们的礼仪和体育精神,这种教育是课堂上学不到的。”

协会的多措并举

为促进青少年击剑运动的恢复与发展,北京市击剑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王钰介绍,协会今年以来已举办了多场青少年击剑比赛和表演活动,包括北京市中小学生击剑锦标赛、青少年击剑俱乐部联赛等。“比赛是保持孩子们兴趣的重要方式,通过比赛,他们能够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,获得成就感。”

协会还加强了教练员培训工作。“优质的教练队伍是项目健康发展的基础。”王钰表示,协会定期组织教练员培训,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,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,协会还推动击剑运动进校园活动,与多所中小学合作,将击剑引入体育课堂或课后服务内容。

家长的理性支持

在孩子们重返剑道的过程中,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,王钰观察到,现在的家长越来越理性,不再单纯追求竞技成绩,而是更加关注孩子通过击剑获得的成长和快乐。

“我们鼓励家长以平和的心态支持孩子参与击剑。”王钰说,“击剑是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,早期培养的兴趣和技能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,家长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参与感和快乐体验上,而不是过分强调输赢。”

刘先生的儿子练习击剑已有四年,他分享了自己的体会:“我从不给儿子设定比赛名次的目标,只要他喜欢,能从击剑中获得快乐,我就会一直支持他,通过击剑,他学会了坚持和尊重,这比任何奖牌都珍贵。”

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

尽管青少年击剑运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,王钰也坦言仍面临一些挑战。“击剑项目的装备和培训费用相对较高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多孩子的参与,我们正在探索与企业和机构合作,为有潜力但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孩子提供支持。”

社会对击剑运动的认知仍需提高。“很多人认为击剑是‘贵族运动’,有距离感,随着项目推广,击剑正变得越来越亲民。”王钰表示,协会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,让更多人了解击剑、参与击剑。

对于未来,王钰充满信心。“我们将继续完善青少年击剑培训体系,打造更多高质量的赛事和活动平台,让每一个喜欢击剑的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。”她特别强调,协会将更加注重击剑文化的传播,“技术可以训练,但对击剑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需要从小培养。”

快乐是最大的动力

训练馆内,又一节训练课接近尾声,小剑客们摘下头罩,头发已被汗水浸湿,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,他们互相击掌,交流着刚才练习的心得。

“击剑给我最大的快乐就是每次击中对手时的成就感,”12岁的王嘉浩一边整理装备一边说,“但更重要的是,我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。”

王钰看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孩子,感慨道:“孩子们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,击剑场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,只要我们坚持以孩子为中心,让他们真正享受击剑的乐趣,这项运动就能持续健康发展。”

随着暑假临近,北京市击剑协会正在筹备一系列青少年击剑夏令营和体验活动,王钰透露,协会将尝试创新活动形式,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,吸引更多孩子接触并喜欢上击剑运动。

北京击剑运动迎来复苏潮,孩子们在剑道上找回快乐与成长
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多少冠军,而是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体验击剑的独特魅力,在剑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。”王钰说,“当看到孩子们因为热爱而坚持,因为击剑而成长,我们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

夕阳西下,训练馆内的灯光渐次亮起,又一批小剑客结束了他们的击剑课程,他们脱下装备,收拾好行囊,三三两两走出场馆,讨论着明天的训练计划,剑道上的汗水与欢笑,已成为这些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在北京市的各个角落,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像他们一样,在剑道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梦想。